千里送教一线牵
刊发时间:2024-05-07
A3版
作者:鲁文燕 茶红梅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支教赋能云县乡村教育——
千里送教一线牵
数字化科技的力量,穿越时空的阻隔,似一缕缕的温暖阳光,照射在祖国西南边陲学校的课堂,洒落在乡村学校师生的心间……
2023年10月,一条神奇的、无形的光纤线,穿越1350公里,将华南理工大学与云县紧紧联系在一起,开启了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的全新之旅。从此,数字科技以线上课堂的学习方式,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性教育决策在云县6所小学落地实施,54名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云县25个班级1125名小学生提供了心理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语言艺术等五门学科和为期一年的数字支教服务,将发达地区优质丰富的高质量学习资源通过网络传递到边陲小县的学校。
推开一扇崭新窗户
大手拉小手,满满师生情。
云县爱华完全小学参与的数字支教项目是五年级信息技术,共9个班508名学生和1名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此次线上课堂学习活动。
这其中有近25%的同学信息技术零基础,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习有一定难度,而且只有少部分学生家里有电脑,对于师生来说,以线上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既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支教活动以腾讯会议形式进行,学生通过视频与授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线上大学生志愿者以青春活泼的课堂风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新奇变幻的网络世界,一下子改变了线下学生对信息技术一直是“冷门”学科的学习印象,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还没到上课时间就在信息课教室门前等候,希望能很快进入下节课。
课堂上,学生能主动配合老师回答问题,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学积极进行尝试和探索,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多数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少部分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线下指导和课后强化练习后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掌握技能的目的。一学期下来,学生跟着线上课堂的老师,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实操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初步学会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指法技能和简单的编程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了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在,学生能在电脑中画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形体,会编程其程序操作,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设计,会在节假日用电脑画一幅画、写一段文字、设计一个动画作品、收集一些有价值的图片等,并乐于在教师创设的展示平台上进行展示。
小小荧屏,深深情缘。这一条无形的神奇光纤线,推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拓宽了师生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积极探索全新领域的学习兴趣。
奏响一首美妙旋律
音符一奏响,快乐齐分享。
云县第二完全小学参与的数字支教项目是三年级音乐,共10个班465名学生和1名音乐教师参加此次线上课堂学习活动。
全新的线上教学方式,让线下的师生充满了期待,线上大学生志愿者教师图文并茂的教学准备、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灵活多变的音乐技能深深吸引着线下的师生。《小兔子乖乖》《爷爷过生日》《认识乐器》《左手和右手》等8节支教课程,学生们都能踊跃地参与,主动回答问题。
开展数字化支教活动以来,学校结合支教教学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每周五兴趣小组《合唱队》《舞蹈队》和文体艺术节组织师生表演等活动形式,展示师生文艺才能,将五育并举和课后服务相互融合在一起。成果展示活动中,师生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多才多艺的音乐歌舞展示自我,表现出他们对音乐学科的浓厚兴趣,同时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校园生活的喜欢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小小荧屏,乐音回旋。这一条无形的神奇光纤线,奏响了一曲美妙的旋律,在云县第二完全小学师生的心间播种了一颗颗音乐艺术的种子,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美妙舞台,开启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之旅。
描绘一幅动人画卷
舒展的画笔,描绘的蓝图。
云县爱华镇德胜完小参与的数字支教项目是四年级美术,共2个班级57名学生和2名美术教师参加此次线上课堂学习活动,先后共开展16个课时的支教课程。
项目实施期间,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视频教学、互动问答和在线辅导等方式,极大激发了乡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教学内容涵盖知识讲解、作品练习等多个方面。同时,结合乡村学校美术教学的需求实际,线上志愿者教师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让线下的师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进一步提升绘画和鉴赏水平,同时促进志愿者教师对乡村教育现状特别是对乡村学校专业课(音、体、美)教学现状的了解。
小小荧屏,精彩无限。这一条无形的神奇光纤线,描绘了一幅精彩的蓝图,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帮助德胜完小师生拓宽了美术学习的思维视野,树立了未来努力的目标,拓展了成长的空间。
开启一段逐梦旅程
创灵动课堂,传语言魅力。
云县爱华镇小忙兔小学一年级 15 名学生和1名教师,平掌完小一至五年级15名学生和2名教师参与此次线上课堂语言艺术学习活动。
华南理工大学支教教师为小忙兔小学师生教授《自我介绍》《绕口令》《看图写话》《辩论》《诗歌》等8节课程;为平掌完小师生教授“口语”“绕口令”“诗歌”等教学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饶有趣味的课堂评价互动,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和课堂参与热情,在一次次语言交流的实践中提升了表达技巧与能力,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参与交流,发出了会心的微笑。支教期间,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到平掌完小进行体育器材捐赠活动,面对面进行律动教学,并对所有师生进行健身指导。
为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小忙兔小学利用周一晨会“国旗下讲话”活动,让学生在国旗下进行主题演讲。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流畅的表达和饱满的激情,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师生。
小小荧屏,魅力无尽。这一条无形的神奇光纤线,诠释了语言的动人魅力,开启了师生追寻语言艺术的无限潜能。
徜徉一趟心灵旅行
寻良师益友,筑心灵港湾。
云县大寨镇大寨完小五年级65名学生和4名教师参与了华南理工大学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创新试验项目学习活动。通过一学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大寨完小五年级的同学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充满意义的心灵之旅。
一学期来,华南理工大学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创新试验项目的支教老师,共教授《镜子里的我》《喜欢自己》《幸福加油站》《如何面对老师的批评》《如何面对家长的吵架》《幸福加油站》《友谊你我他》《生命如花般灿烂》等8节课程,让心理健康课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心灵家园。
融入戏剧表演、入情入境和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每节课上大寨完小五年级的同学都积极配合、认真听讲,在欢声笑语和深刻感悟中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后增长自信心,知道接纳自己的不足,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同时学会了正视和接纳被老师批评后的心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处理被批评后的情绪。学会爱自己,尊重他人且乐于交友;能正确面对父母吵架,合理劝导父母,使家庭更和睦。
小小荧屏,能量满满。这一条无形的神奇光纤线,使线上线下的师生结成了良师益友,共同筑建了一个心灵的港湾,让孩子们懂得生命的不易,应该努力探索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学会如何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支教活动为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希望的光。
千里有缘一线牵,大爱无行,留印于心。
数字科技的种子在山村种下了,对山村孩子来说,是启蒙、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碰撞、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在学生心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点燃孩子们梦想的火花……
学生画作
动手操作
国学体验
线上学习
短评:
让数字支教点燃孩子梦想
鲁文燕 茶红梅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支教作为一种创新性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供了新思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之路,是一次全新的启程,路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如网络条件不佳,影响了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部分志愿者教学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城乡学校的沟通合作,提供更好的网络教学环境;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满足乡村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不断扩大支教规模,提高支教质量。
未来,临沧应该继续加大对数字支教的投入和支持,深化城乡教育交流合作,让数字支教点燃孩子们梦想的火花,为山村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山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