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禹改子:用爱支撑起一个家

    刊发时间:2024-05-29

    A3版

    作者:鲁文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云县爱华镇河中村中言组,有这样一个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她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庭;她像一束阳光,驱赶走生活的阴霾。她就是勤劳善良、坚强乐观的禹改子。

      22年前,20岁的花季少女禹改子与身残志坚的李淑祥相识相恋。李淑祥的家庭极为特殊,父亲年迈多病,三弟肢体残疾,最小的弟弟生活不能自理,一家4口,老弱病残,家徒四壁。

      他们的恋爱不被乡邻们看好,这个标致端庄的姑娘给李家做媳妇,不是明摆着往火坑里跳吗?可禹改子看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后,心里就再也割舍不下,从此将自己的一生与这个特殊的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

      婚后,禹改子和李淑祥生下两个健康的女儿,丈夫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身上,其中艰难不言而喻。禹改子不止一次默默流下辛酸的泪水,可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一定要让这个家好起来。”就是这样一个信念支撑着她夜以继日地操劳,一个人做30余亩地的农活,用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劳苦干支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天亮以前,禹改子把喂猪喂牛的草料切好放到圈门口,让丈夫拄着小木凳给牲口添料。天一亮,她就骑上摩托车到田地里干三四个小时的农活,然后又匆匆赶回家给家人做饭,午饭后又继续到田里劳作,渴了就喝口山泉水,实在累得不行就在地头打个盹。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照料丈夫和两个小叔子,照顾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公,为维持全家的生计而忙碌。有人说她脚上就像安了“风火轮”,有人说她像一台“永动机”,一刻也闲不下来。

      多年来,她孝老爱亲,在村里有口皆碑。公公生病,她带着求医问药,在病床前尽心伺候。给公公养老送终后,有好心的村民劝她,与两个小叔子分开过,小叔子有政府“兜底”。禹改子却说:“自己的担子自己担,不能一有困难就推给政府。”她日夜辛劳,让这个家庭有了坚实的依靠。她的坚强善良,也深深感染着家人,丈夫和两个小叔子面对生活的态度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力所能及地帮助喂养牲畜、打扫卫生。二弟还帮人画画、写对联,深得村民赞许。一家人相互鼓励、相互关心、相互敬爱,家里有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禹改子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看到哪家农活需要相帮,她主动上门;邻里红白事,她第一时间到场,把最苦最累的活揽下;只要有空,义务打扫村庄环境卫生已成为她的习惯。她总说:“这些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乡亲们的帮助,这个家才能撑下来,自己能回报的太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禹改子时常教导孩子要学会感恩党、感恩邻里、感恩生活。禹改子的两个女儿,由于出身贫寒,历经艰苦生活的磨砺,使她们从小就深知母亲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辛。在和邻里相处中,禹改子的宽容厚道是孩子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她开导孩子:“我们贫困,在物质上帮不了别人,就要用更多的劳动付出帮助别人,要学会感恩。”正是有了朴素而良好的家风家教,孩子上学后,深知生活不易,上大学的姐姐和上初中的妹妹,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们生活上省吃俭用,平时乐于助人。

      如今,通过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艰辛努力,禹改子家里盖起了一幢砖混结构安居房。22年来,禹改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里的一片天,用坚强、勤劳、善良、乐观、热情诠释了人间有真情。她的行动也感染着村民,大家都说:“禹改子是值得全村妇女学习的好榜样。”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