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不屈
刊发时间:2024-06-10
A3版
作者:邢红霞
又是一年端午日。
穿过历史云烟,拂去战争尘埃,我仿若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从两千年前的楚地踉跄走来。
那一天的汨罗江,该是风萧萧而浪滔滔吧!那一天的天空,该是雾蒙蒙而阴森森的吧!那一天的太阳,该是蛋清样的或是红石榴的形状吧!那天的大自然,一定是波谲云诡或瞬息万变的吧!
那一天,他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他悲从中来,泣涕涟涟;他无奈地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哀号,胸中块垒犹如身旁翻滚的江水,继之,在江边的沙滩上纵情留下《怀沙》一赋,最后深情地望了一眼这片土地,便抱石一跃。清凌凌的江水,瞬间吞噬了他瘦削而刚强的躯体。从此,他61岁的生命就定格在那一跃。
斯人已去,但他却留给后世一尊挺拔的脊梁。
感谢太史公司马,他用忠史之笔,忠责之心,在《史记》中用了1200余字让后世的我们记住了那个不屈的灵魂——屈原。
屈子,名平字原。他非凡的治国理政才干,深得楚怀王信任。楚有原,是楚之幸运, 然历史留给我们的故事却不忍目睹。
因为小人,因为昏君,屈原两次被流放。这小人,如果只是品德恶劣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楚国的倾覆或兴起,皆于这些当朝小人休戚相关。屈原初次与小人交锋,便以失败告终。因屈原被重用,遭到与之同朝为官的上官大夫靳尚妒忌。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尚未完稿,上官便欲“夺”之,屈原不与。上官便极尽谗言之能事,在怀王面前述说屈原的不是。可怜怀王,偏听偏信,怒而疏远屈原。秦楚两国,战火纷烧,无骨无节的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之后,屈原再次遭遇昏君怀王长子顷襄王。
楚怀王终被秦国诱捕,客死异乡。被流放的屈原“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恨旧主不幸,怒新主不争。顷襄王更是心胸狭窄之人,他恼羞成怒,将屈原驱赶至更偏远、更艰苦的江南。眼看楚国在佞臣、昏君的手里被秦所灭,屈原悲愤交加,绝望至极。
流放之时的屈原,空有抱负而不得志,但他仍然眷恋楚国,挂念怀王,希望有一天,君王能幡然醒悟,国家能重新振兴。拳拳爱国之心日月可昭。然,两代君王是非不辨,忠奸不分。最终让一身傲气,宁保清白之身,不愿蒙受尘垢的屈原大失所望,用自戕的方式表达对昏君的不满,空留下一腔幽幽的“美政”遗愿。
历史悠然远行。今天的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就痴痴地想,假如,屈原凭着自己的才能,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其他的国家肯定会接纳他,他是不是就可以打消以死报国的念头呢?假如,屈原和汉时的李陵一样,战败佯降,以图东山再起,报效国家,是不是楚国就不会那么轻易地为秦所灭呢?假如,屈原也像后世的苏子一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用旷达乐观的心态度过余生,是不是就不会有悲剧发生。
屈原就是屈原,我无法从世俗的角度去揣测他。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屈原在被流放期间,多有作品问世,成就了他文学的新高度。“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活色生香的语句,充盈着诗人的耿介志气和爱国热望。
无论是流落荒野间的屈原,还是文学丛林中的屈原,都是一尊令后人仰望千年的丰碑。
屈子——不屈!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