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在院坝里学会普通话”

    ——永德县“院坝协商”打破语言壁垒助力“双推”工作

    刊发时间:2024-07-05

    A3版

    作者:鲁跃莲 李廉

      永德县政协通过调研发现,乌木龙彝族乡是彝族支系俐侎人最大聚居地,彝族人口占73.6%,彝族支系俐侎人占全市俐侎人总人口数的52%。俐侎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以结绳记事、火烧豆记事、钻孔记事和口头相传为主,对外沟通联络普遍使用俐侎话,群众使用普通话水平不高,语言壁垒制约着彝族群众对外交往交流。

      “今年四月份到乌木龙豚鹿坡观赏万亩杜鹃,真的很漂亮,就是听不懂当地人的方言介绍。”在永德从商的湖南游客张先生说。对此,乌木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德同样深有感触:“我们组织召开群众会都得找个翻译,不然一些俐侎群众无法准确掌握党的政策和方针,闹出过不少笑话。”

      如何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群众打通交流难关,打破语言壁垒,是永德政协立足自身优势搭建助推平台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日,一场助力“双推”的“院坝协商”会议在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召开。县政协委员,部分彝族群众代表、企业负责人、站所代表围坐彝乡献计“双推”。

      “孩子在学校就读都会讲普通话,学校以‘小手拉大手’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孩子回家与家人一起学习普通话。”乌木龙中心校校长李朝伟谈了自己的看法后,乡宣传干事李玉珠接过话头:“成立普通话宣传小分队,空闲时到俐侎山寨与群众一起学习普通话。”乌木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曹福安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俐侎人,他补充道:“除了在学校、政府机关、企业推广普通话,村寨也应该是普通话推广的重要阵地。开展工作多讲普通话,既能普及普通话,又能带动群众讲普通话,密切干群联系。”

      参加议事的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一致认为“双推”既要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推进到村寨主战场,由学子带、分队带、青年带,打通俐侎村寨语言关。

      经协商,乌木龙彝族乡达成了“五进五带”助“双推”的协商意见,拓宽进学校、进机关、进景点、进企业、进村寨推进面,丰富学子带、窗口带、节庆带、技能带、活动带新方式,着力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永德县政协“院坝协商”精准对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和基层发展的新需求,成了解决基层治理的“好平台”“智囊团”,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