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佤山奏响幸福歌

    刊发时间:2024-07-11

    A1版

    作者:王朝宇

           近年来,沧源持续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服务“三好”示范建设效能不断提升——

    佤山奏响幸福歌

      云雾悠悠,峰峦叠嶂;烟雾蒙蒙,山色如画。

      这里是美丽的阿佤山,山岩鬼斧神工、云雾变化无常;热带雨林苍翠碧绿、充满了无限神秘之感。

      这里是奋进的阿佤山,山腰坡地,沟涧河谷,一个个生产基地,一处处项目工地,一片片果园,一畦畦田垄,处处是奔走忙碌的身影。

      这里是幸福的阿佤山,“总书记回信到佤山,山笑水笑云潮涌……”一首《阿佤人民幸福歌》,唱出边疆人民心向总书记、心向党的感恩之情。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老支书们的谆谆嘱托,也是赋予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神圣使命。三年来,临沧市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主线,坚持以“我们都是收信人”的奋勇姿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统筹力、服务力“四力”为重点,以“五抓五促”为载体,持续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基层党组织固边稳边兴边能力和服务“三好”示范建设效能明显提升。

      沧源,这座美丽的阿佤山,一步步迎着党的光辉,唱响新时代幸福佤山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句句都是对我们的惦记,我们要紧握老支书的接力棒,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带领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上班老村党支部书记杨林在和党员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时,感慨又坚定地说道。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进的灯塔。一直以来,沧源县实施引领力提升工程,持续深化“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学回信、见行动、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争当一辈子好段长”“争做鲍卫忠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实践活动,全力打造班洪乡“三好”边境党校,上好知恩感恩、爱国主义、强边固防、民族团结、勤劳致富“五堂课”,党的声音传遍村村寨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沧源县坚持抓住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125个抵边村(居)民小组全覆盖组建党支部,配齐配强乡村骨干队伍,率先在全市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工程,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一批“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云岭先锋党建带群建示范点”、省级示范点培育点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强边固防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沧源县深化“军警地”共建,坚持五级组织管边防、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守边境、五位一体强打击、五级网格化矛盾,持续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引领社会治理体系网融合为“一张大网”,推动实施统筹力提升工程,边境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

      国防稳固,边境才能稳定发展,边民才能安居乐业。

      在糯良乡南撒村,微风拂过,果香四溢,吸引着一批批路人驻足回望;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来到勐董镇芒摆万亩有机茶园,茶树长势茂盛,茶芽萌发齐整,茶农背着箩筐,穿梭在绿意的海洋;行走在勐来乡,烟农们正熟练地对已成熟的烟叶进行采摘、捆扎、装车、烘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幅幅美不胜收的“丰收图”铺就了沧源县村民一条条红火的致富路,更成为沧源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

      近年来,沧源县以党建促发展,立足各村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下好党建引领“关键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捆绑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培育了坚果、中药材、蔬菜、养蜂等一批边境特色产业,建成蜜蜂养殖试验站、蔬菜冷库、坚果加工厂等产业配套设施,37块基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有效带动228个新型创业主体发展,培育示范户688户,成立合作社286个。

      “我们管护的茶园,不打药、不施化肥,茶叶产量虽然低一点,但是品质过硬。”村民肖尼惹管护着20 多亩茶园,跟着茶企种茶、管护茶园,不仅学到了种管技术,还增加了收入。“现在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大家都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了。”肖尼惹说。

      一个个特色产业活力迸发,一片片绿美乡村生机涌动,在佤山大地上,一个个以党支部为引领的村集体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全县9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726.0418万元,各村(社区)收入都达10万元以上。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