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本土优秀民族文化融入班本课程的思考

    刊发时间:2024-07-15

    A3版

    作者:李忠琴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特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性,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美好情感。”笔者以临翔区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临翔中幼)为例,将临沧本土的优秀傣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阐释其价值追求和实现路径,以期实现幼儿园课程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相融合,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一、傣族本土文化融入班本课程的教育价值

      临翔中幼2023年有在园傣族幼儿81名,占全园幼儿总数的12.6%;有傣族教职工6名,占全园教职工总数的10%。从历史上看,傣族土司统治临翔沿袭18代,历时300余年。因此,傣族文化相对于临翔区本土文化而言,具有较多的兼容性和共通性,是临翔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傣族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现路径

      (一)将傣族文化元素融入环境创设中。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临翔中幼为幼儿创设民族艺术文化,营造温馨良好的环境,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成为环境的真正主人,这样有利于幼儿感受、了解傣族文化,培育出民族艺术修养较强的新苗。通过精心设计、匠心制作,在校园空地、楼道、墙面、区角等区域设置民族文化主题元素。老师和幼儿一起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傣族的服饰、傣族的竹楼、傣族的美食、傣族的泼水节等场景,幼儿每天在自然的环境中接受傣族文化的熏陶,这些“无声的教材”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浸润幼儿的心灵。

      (二)将傣族文化融入集中教学活动中。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傣族服饰自然天成,用色大胆、色彩丰富、淡雅美观。“孔雀吉祥”的傣族服饰简洁大方,既讲究实用,又别具一格,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这些纹样新颖的民族服饰为我们开展民族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临翔中幼把弘扬民族文化活动纳入保教工作计划中,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在美术活动中,以民族服饰为资源,通过欣赏、绘画、手工等教学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民族服饰的美和特点;在社会活动《走进傣乡》中,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和生动形象的PPT课件,幼儿对傣族的服饰、建筑、饮食、节日等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傣族乐曲《欢乐傣乡》《赶摆归来》等乐曲,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傣族舞蹈。

      (三)将傣族的音乐舞蹈文化融入区域游戏中。傣族的音乐舞蹈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傣族独特的风格。傣族舞蹈种类繁多,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等,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迎接傣历新年时都要表演孔雀舞。在表演区,教师和幼儿将傣族服饰和自制的竹筒、竹鼓等傣族乐器悬挂于表演区的墙面作为装饰。每天的区域活动时间,表演区的孩子们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听着优美的傣族乐曲,带上自制的傣族乐器,自创自编傣族舞蹈,玩得不亦乐乎。在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中将傣族的音乐舞蹈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四)将傣族赶摆打跳舞步融入幼儿园早操中。傣族的赶摆打跳,有着其独特的步伐、独特的节奏、独特的韵味。临翔中幼的教师根据傣族的舞蹈特点,将其挖掘出来,编排成具有傣族特色的早操。如:傣族的“孔雀舞”“赶摆归来”“嘎秧舞”“象脚鼓舞”等,每周三的早操活动中,带领幼儿一起做“傣味十足”的早操,在举手投足间传承和延续傣家文化的魅力。

      临翔中幼把傣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下步工作中,还应将傣族文化与佤族文化、拉祜族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本土汉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设置,让孩子在优秀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