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我们亲密如一家

    刊发时间:2024-08-20

    A3版

    作者: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133.jpg

    开心过节

      临沧有3个自治县,13个民族乡;有12个世居民族,9个跨境少数民族,6个直过民族,3个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6.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22%,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提振了佤山各族儿女谋发展、干实事的信心。三年来,临沧各族干部群众将殷殷嘱托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动力,各族干部群众不分你我、守望相助、和睦共进,用勤劳的双手编织幸福生活。

      沐浴着党的光辉,临沧各族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今天的临沧,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结下深厚友谊,民族团结的故事数不胜数,民族团结的观念牢牢扎根,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053.jpg

    吹响唢呐


    赵爱军:民族团结“当家人”

      “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一起富才算富。”“不要想龙乃什么都没有,有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没有什么我们就创造什么。”这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龙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爱军心中的强村富民之道。

      “‘村村通道路,户户小独栋,家家有庭院’是龙乃村今天的标签。”赵爱军为今天的龙乃村村容村貌发生大变样感到骄傲和自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龙乃村治理有效的关键。赵爱军深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他坚持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网,着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村级治理体系。

      立足村情、采纳民意,赵爱军组织村民一同商量制定了10条通俗易懂、务实管用、群众接受的村规民约,把爱党、爱国、爱家乡作为村规民约的第一条,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人人要爱边,户户要护边”“要信就信共产党”等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容纳入其中,成为村民们时刻谨记的守则,让大家真正做到思想转变、心灵转换、行动转化。

      “立了规矩,心里就有杆秤,我们就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做不得。”在赵爱军的积极引导和村规民约的规范引领下,群众更深刻地感受到过上幸福日子要靠共产党。

      不仅如此,赵爱军还充分发挥“云南省第二批云岭先锋讲师”的身份优势,用佤汉“双语”宣讲民族团结的故事,积极引导群众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立场,旗帜鲜明维护好民族团结。

      “在各类传统节日期间,我们都开展民族歌舞展演、文艺晚会和篮球比赛等活动。”在赵爱军的号召下,龙乃村组建了村文艺队,邀请周边村寨的各族群众一起打跳,龙乃村也因此成为睦邻友好示范村寨。

      赵爱军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扶贫优秀村干部、劳动模范等,但他说:“荣誉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346.jpg

    宣讲民族团结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819172750.jpg

    亲如弟兄


    布正昌:吹响民族团结曲

      “唢呐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们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唢呐,红白喜事都要吹唢呐,唢呐不响,都不叫办事。”生活在云县后箐乡营盘村的布正昌,是当地有名的唢呐高手。

      “我的祖辈就喜爱唢呐,我自小就在唢呐声中长大。”说起云州唢呐乐,布正昌眼中满是骄傲。他凭着对唢呐的执着和热爱,将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发扬光大。

      布正昌说,云州唢呐乐在后箐乡各个村寨尤为盛行,17岁时他就拜当地最有名的“唢呐手”李廷昌为师傅,四年后又师从周国顺。

      1981年,布正昌开始跟着师傅到各地为有红白喜事的人家吹奏。20岁时,他开始自立门户,带着人到周边人家吹奏,有时远到百里以外的景东等地,每年吹奏百余场次。

      “吹的大多是我们当地彝族的民间小调。”身为彝族的布正昌一直希望通过唢呐,把彝族文化宣传出去。

      在潜心学习唢呐乐的过程中,布正昌主动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用手中的唢呐将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旋律。

      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云州唢呐乐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认可,但作为云州唢呐乐省级传承人的布正昌深知,要想真正地传承和发展好这项传统技艺,仅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2020年,布正昌组建了一支唢呐乐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到100余人。

      “组建唢呐队,让我们各民族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布正昌介绍,唢呐队里有彝族、布朗族、拉祜族,不同民族的曲调各有不同、各有特色,我们互相交流、相互借鉴,让这门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

      “大家以唢呐为媒,不仅在学习中弘扬传统文化,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文化了解和情感交流。”唢呐队成员都说是唢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自从成立了唢呐队,我们多次到昆明、南涧、景东等地展演和交流学习。”布正昌说,通过组织开展唢呐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等活动,并依托各种庆典、文化节庆活动,就是为了展示民族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唤起各民族群众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凝聚人心、促进团结。

      “云州唢呐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布正昌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我的唢呐吹奏技巧传授下去,把唢呐乐文化传播出去,让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得以传承、焕发生机。”


    毕玉明:芦笙响起幸福来

      “我们村谁谁谁家,就有好几种民族……”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这片多元民族文化交织的沃土上,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婚姻的纽带更是让不同民族的心紧紧相连,共同编织着民族团结的绚烂画卷。

      勐勐镇千福村毕玉明一家便是这民族团结乐章中的动人音符。作为拉祜族,毕玉明家不仅团结友好,更因爱与包容,将汉族和佤族儿媳迎进家门。老大儿子与保山市汉族媳妇翁敬萍结缘于外乡,老三毕文龙则与普洱市西盟县的佤族媳妇娜很在异乡携手。结婚前,毕玉明尊重女方家习俗,亲自带着两个儿子上门提亲。

      翁敬萍回忆起初到毕家时的日子,她说:“起初确实有些不适应,比如语言不通,听不懂拉祜语,需要翻译,饮食口味也有所差异,这边的口味偏辣,而我在娘家吃得比较淡。”二十余年过去,她不仅学会了听懂拉祜语,更爱上了那份独特的辣味。

      “儿媳娜很虽然是佤族,但她现在学会了简单的拉祜语,还会唱拉祜族歌曲了。”一旁的毕玉明笑着说。2017年,毕文龙与娜很在村里开起农家乐,当了老板,提供拉祜族和佤族特色美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品尝。

      如今,村里的汉族、佤族、布朗族媳妇越来越多,像毕玉明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毕玉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芦笙舞72路“打歌”传承人。

      谈起“打歌”,身穿拉祜族传统服饰的毕玉明顺手拿起芦笙,迈开脚步,开始边吹边舞,瞬间把欢乐的氛围带动起来。

      “最初,我只是想带着村民们娱乐一下。”结果,芦笙一响,各村寨、各民族的兄弟姐妹都被吸引过来,一起唱跳。各民族兄弟姐妹不仅和他一起学打跳,还拜师,和他学习吹奏乐器。

      除了教徒弟吹奏乐器、练习“打歌”动作,每逢节日或喜庆场合,也会有人邀请毕玉明师徒去“打歌”,热闹一番。

      一直以来,毕玉明深信民族文化能凝聚人心,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受父亲的影响,毕文龙早已学会“打歌”,还曾在歌舞团表演,让更多人看到“打歌”的魅力。

      “我热爱‘打歌’,也会尽自己所能教会儿孙和更多的各民族朋友‘打歌’,让这种情感和技艺得以传承。”现年67岁的毕玉明满怀热情,醉心于“打歌”事业中。


    王军:携手同行齐步走

      “民族团结手牵手,和谐发展心连心。”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水平村者卖自然村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村寨,有汉族、傣族、佤族、普米族、拉祜族、布朗族等民族。这个掩映在翠绿竹林中的小村寨,各民族心手相连、互帮互助,民族团结的音符在这座小山村蜿蜒流淌。

      “我们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不论泼水节、青苗节还是火把节,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庆贺彼此的节日。”64岁的普米族大叔王军对于村里近年来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感受颇深。

      在王军看来,通过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以及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文艺表演活动,不仅营造了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也为促进邻里和睦、民族团结进步、增进民族自信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者卖村,王军的名字可谓无人不晓。早年前,当地少数民族有早起喝酒的习惯,当时作为水平村党总支书记的王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民族地区要发展,各民族就得团结起来。”在王军身体力行地教育、引导、监督下,村民渐渐改掉了早起喝酒的习惯,变成了早起劳作的好村民。

      “我们邻里之间从来没因小事红过脸,晚上大家还相约打歌,互相教授民族舞。”村民高兴地说,现在村里各民族亲如一家,发展产业、提升环境都互帮互助,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在村里,每一家都把墙拆了,种上花草。每一家都没有大门,因为用不上。”王军说,这里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进步。

      村里民族团结的基调,也让者卖的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顺。“者卖甘蔗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发展中我们群众帮群众、民族帮民族的一幕幕场景至今让人动容。”王军说,者卖村各民族长期以来互帮互助、互学互动,逐步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移风易俗等方面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团结互助有力推动了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王军介绍,现在的者卖村除了发展甘蔗等传统产业外,辣椒、八角等经济作物也发展起来,呈现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微信图片_20240819094127.jpg

    传承技艺


    【记者手记】

      同心同德是最强大的力量,民族团结是最牢固的基石。诸多民族村寨发展的故事背后投射出的是临沧各民族世世代代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

      爱国、爱党、爱家乡的传统一直滋养着临沧各族人民。走进临沧的村村寨寨,浓浓的民族团结氛围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的坚定信念时刻激励和引领着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民族团结之歌响彻临沧大地,各民族同跳“团结舞”、同唱“加林赛”,处处呈现出一派幸福和谐的美好景象。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没有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就没有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和谐。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立足各民族文化的共同追求和精神依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抓好爱国教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临沧各民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临沧地处边疆,又是多民族地区,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融媒体记者   李沁园    吴明美    张润芝

      通讯员    罗洪竹    关汪武    沈仕春    彭联刚    文/图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