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村:解锁治理“密码”为快乐“加码”
刊发时间:2024-08-27
A3版
作者:田雨夜 张凤梅
党建引领 提升效能
快乐村:解锁治理“密码”为快乐“加码”
本报讯 (通讯员 田雨夜 张凤梅) 近年来,云县晓街乡快乐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把群众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形成上下联动、纵横协调、全民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快乐村通过实施“基层治理多元共建工程”,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引领社会治理体系网,做到一个网格一个阵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促进多方联动、多级发力、多层融合;健全网格组织体系,让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乡村每一个角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结合实际,在辖区内开展网格化治理,分别由村党总支书记、党小组长、党员担任网格长。在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网格长了解民情民意、清楚纠纷症结等优势,妥善化解调处各类诉求、信访、纠纷事宜,真正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在三治融合中发挥“1+1+1>3”的治理效能,打开基层社会治理共治共建新格局,破解基层治理“大难题”。修订《村规民约》,重点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助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开展“火塘会”“户院会”,以唠家常的方式倾听群众呼声,2023年收集社情民意50余件,为民办实事30余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
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规范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围绕村级重大事项、村级日常性事务,全方位增加工作“透明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激发村民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普法进万家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共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引导村里5名法律明白人紧紧围绕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法治需求进行普法,实现普法教育常态化,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深化“警保联控、警民联防”治安防控机制,“一村一辅警”常态化查纠劝导农村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快处理一切违法乱纪现象,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方式化解和处理矛盾纠纷。
开展优秀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晓街乡红色文化优势,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宣讲,做到以德铸魂、以德化人、以德促行,把德治融入基层治理各方面。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一系列创建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评选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创的浓厚氛围,社会家庭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人民群众道德观念明显增强,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得到纠正。
组建“快乐打歌队”丰富群众娱乐活动,以云南特色“打歌”的方式,将基层治理内容融入打歌调中,在给群众带去欢笑的同时,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快乐村吸纳退役军人、女性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30余人,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关爱留守人员等工作,有效充实基层社会治理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快乐村狠抓基础教育,为青少年成才创造良好环境,村里陆续有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同时,通过培养人才、建立村级人才库,激发“人才效应”,推动形成让村民“入圈”、治理“破圈”、幸福“出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基层社会治理成效逐步转化为快乐村群众的快乐生活。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