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为非遗传承插上年轻“翅膀”

    刊发时间:2024-09-19

    A3版

    作者:赵玉雪 李元兰 谭顺媛 张建凤

    镇康县培育新生代“阿数瑟”乡土人才——

    为非遗传承插上年轻“翅膀”

      “喜鹊抬水镇康地,白鸽抬水阿瓦城,镇康好在何消说,和里和气镇康人。”在镇康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阿数瑟”2024年传承推广培训班上,来自全县的92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和各单位的560名“阿数瑟”文化爱好者拿起三弦娓娓唱出镇康人民的乡土之音,也为“阿数瑟”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更多年轻人才。

      周海先今年27岁,2023年开始在乡镇文化站工作。周海先虽然不是镇康本地人,但对“阿数瑟”文化却格外喜欢。参加推广培训班后,经过3天的学习,不仅能唱上几句简单的“阿数瑟”调子,还有了自己的见解,“‘阿数瑟’看起来简单,但学起来却不容易,想要学出样子就更难了。传统的‘阿数瑟’讲究‘古’的韵味,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喜欢‘阿数瑟’创新的部分,如何将‘古’和‘新’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培训班,镇康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员罗方圆格外引人注目,他教学员唱的一首《镇康来》让大家对“阿数瑟”有了别样的认识。罗方圆说:“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在尝试以‘阿数瑟’为元素,创作一些耳熟能详的音乐,这是传承‘阿数瑟’文化非常重要的方式。”在镇康县广为传唱的《镇康来》正是罗方圆在2023年和朋友联合创作的本土音乐,不仅在旋律上将传统的“阿数瑟”和摇滚音乐紧密结合,还在唱词上融入许多镇康元素。

      “一城两国的边关校园书声琅,栾帕山下的春风带着花香……”日前,一首激情洋溢的《青春阿数瑟》在镇康县大街小巷流行开来。这是镇康县教育体育局、镇康县一中为弘扬传承“阿数瑟”文化联合推出的主题MV。由此,以“青春阿数瑟”为主题的合唱、舞蹈比赛也在镇康县一中、镇康县职教中心火热进行。学生们以对唱、齐唱、舞蹈等方式,结合民族服装、三弦等道具,以嘹亮的歌声、饱满的状态唱响青春旋律,弘扬“阿数瑟”文化。同时,镇康县教育体育局还将《青春阿数瑟》歌曲纳入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课程。

      余彦朴是南伞边境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近一年的校本音乐学习,《青春阿数瑟》的旋律早已烂熟于心,她对“阿数瑟”文化也越发痴迷。余彦朴说:“这首《青春阿数瑟》打开了我认识‘阿数瑟’文化的大门,特别有意思,今后我还想继续学习打歌、吹芦笙、弹三弦等等。”

      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忙丙乡回掌村完全小学以“阿数瑟”作为美育浸润行动的主题,利用大课间、课后服务等契机,让孩子参与“阿数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逐渐形成学校的美育特色和传统。学校还邀请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进校园同孩子进行面对面互动、手把手教学,为助推非遗“年轻态”再添新举措。

      近年来,镇康县聚焦培育乡土人才,把“阿数瑟”文化作为国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具有特色专长的年轻人加入“阿数瑟”文化创作、传承,通过强化日常培训、组建打歌队、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不断延伸非遗内涵,让“阿数瑟”文化更加日常化、通俗化、年轻化。据介绍,目前全县有“阿数瑟”打歌队102支、文艺志愿服务队8支,“阿数瑟”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2人、县级13人,其中40岁以下7人,“阿数瑟”文化传承日益呈现“年轻态”趋势。

      镇康县立足民族特色,完善非遗保护机制,开展非遗保护项目,充分发掘整理“阿数瑟”文化资料,成立非遗中心,建设非遗传承人队伍,鼓励居民参与非遗活动。有序推进非遗传承人管理、非遗创新发展等工作,着力打造“阿数瑟”文化品牌。同时,不断畅通人才上升渠道,拓展发展空间,强化对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推动非遗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拳脚。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