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胡蜂养殖“蛹”现 乡村振兴“钱”景好

    刊发时间:2024-10-17

    A2版

    作者:罗恒春 李贵娇 杨福城 李川

      时下,正是胡蜂蜂巢采收和蜂蛹上市的时节。走进凤庆县三岔河镇雪华村,大山深处、农家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当地村民养殖的胡蜂巢,一个个“葫芦包”像熟透了的“黄金果”,静静等待采收。

      雪华村林下资源丰富,常年光照充足,是培育和发展胡蜂产业的天然“温床”。核桃林小组的王世杰,从小就对养蜂感兴趣,2018年,他瞅准家乡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商机,开始接触胡峰养殖,凭着一股闯劲和对养蜂的痴迷,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依靠自己的勤奋,成功“破译”了养殖胡蜂的密码,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蜂致富能手。

      “蜂包养到40厘米就可以割4刀,一年可以割5至7公斤,一包价值在800至1000元,这种是正常的收入。”王世杰介绍。

      随着养蜂技术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王世杰建成了喂养、越冬、雄雌蜂交配等养殖大棚,用来培养“种子”低价提供给农户,并向周边群众乃至周边乡镇的养蜂人传授胡蜂养殖技术,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了养蜂人。“今年在我们这个镇,跟我拿小蜂群养殖的有70多户,其他周边乡镇还有,雪山、昌宁有些养殖户也来跟我拿,他们的收入都很不错。”

      由于王世杰胡养殖蜂年限长,订单客户多,不愁销路,每年到蜂巢采收时,他又跟村民回收蜂饼,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蜂”狂致富路。王世杰高兴地说:“去年,我自己养的,加上跟农户回收的,蜂饼大约销售了5吨左右,收入约60万元,今年小蜂群扩展到1千多群,带动群众更多一点,收入应该比去年更高,预计能达70万元左右。”

      胡蜂,俗称“马蜂、葫芦蜂”,因其蜂蛹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维生素,烹饪之后风味香酥脆嫩,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不菲。

      胡蜂养殖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劳动力低、效益高。“目前,全村养殖胡蜂农户达85户,养殖胡蜂3000余群,养殖收入达到了200余万元。”雪华村党总支书记沙素清介绍。

      三岔河镇雪华村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河谷气候优势,实施“林业+养殖”特色生态产业新模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胡蜂养殖产业,胡蜂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又一种特色产业,实实在在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