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林”里耕耘幸福希望
刊发时间:2024-11-11
A3版
作者:胡辉
党员干部作为连接党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这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更要在群众工作的田间地头精耕细作,在“试金石”上练就坚韧不拔的定力,在“智慧林”里蓄积破解难题的能量,在“民生田”里耕耘出人民群众的幸福希望。
多在“试金石”上“炼初心”。有情怀、愿奉献,是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底色和态度。面对群众工作中的“棘手事”,如果因为畏难而回避,问题就难以解决,民心就难以凝聚。反之,如果能够保持真挚的情感、不懈地努力,发扬乐于帮、勇于为的朴实作风,就能化解矛盾、赢得民心。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效。党员干部要在群众工作中锻造真情怀、硬功夫,要有肯吃苦、不怕烦的韧劲,在面对群众诉求时不敷衍、不推诿,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气馁、稳得住心,在矛盾突出的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积累,以深的情怀、大的担当扛起“为民责”,在“试金石”上练就“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要始终保持服务状态,在困难面前“站得出来”,在服务的过程中“沉得下去”,边听边做、边做边思,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多在“智慧林”里“蓄能量”。勇于创新不仅是时代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应具备的素质。就像树木的根深叶茂、枝繁果硕,看起来是结果的瞬间展现,实则源于长期的滋养,创新亦是如此,智慧的“火花”虽然在瞬间迸发,但积累却在于日常。党员干部要多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及时填补知识的“空白”、突破能力的“瓶颈”、拓宽思维的“边界”,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善于从不同角度、多种途径去探索,让真知灼见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创新并非闭门造车,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好的点子不会凭空而来。要主动走出去,多到先进地区去瞧一瞧,多到基层去悟一悟,学习先进地区的金点子、好办法,到基层去看看群众有哪些新想法、听听群众有哪些新建议,通过融合,让这些所见所闻成为创新源泉。
多在“民生田”里“耕希望”。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天职。党员干部要双脚常踏田间路、双眼常观民生事,只有常到基层去,常深入人民群众中,才能对民生有更深刻的体会,对人民群众的忧和盼有更准确的把握,这些都是把民生事办好的基础。党员干部要念好“实”字诀,让双脚“迈得勤”,让群众少奔波、少忧愁,以“我来干”让群众“少烦心”,以“我来解”让群众愁云消散。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要时刻铭记自己是群众的“贴心人”,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始终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保持“在线状态”。要扛起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绷紧“责任弦”、走好“务实路”,朝着人民群众的期盼不懈奋斗,为群众更加幸福的生活不懈努力,让人民群众心里暖、笑容开。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