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毕家富:让万亩荒山变成绿色“银行”

    刊发时间:2024-11-28

    A2版

    作者:李新平 蒋新国 李玉双

      初冬时节,永德县临沧坚果的丰收与忙碌已告一段落,临沧坚果种植大户毕家富静静地坐在院子里,微风拂过,周围的临沧坚果树叶沙沙作响,看着万亩荒山成绿洲,坚果产业成为永德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他心中满是欣慰。

      1997年,毕家富发现临沧坚果这种作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并且大雪山乡地处滇西南低纬高原,气候温润、降水丰沛,十分符合临沧坚果的种植条件,便毅然踏上了种植坚果的征程。那时的他未曾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将会给全乡乃至全县的农业结构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六月份我到红旗山,恰好红旗山正值临沧坚果挂果期。我觉得临沧坚果应该能够适应大雪山的气候条件,当时我就决定试种,便到临沧坚果种苗地,买了100棵临沧坚果树苗种植,2000年结果。”毕家富说。

      让毕家富意想不到的是首次挂果就收获了20多公斤果实,并以每公斤40元的好价格出售。试种成功后,毕家富察觉到临沧坚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价值,他开始发动周边群众发展临沧坚果产业,然而这一良好的发展愿景并未得到群众的支持,哪怕他的好友李志忠也仅仅只是碍于面子应付种植了事。

      “坚果这个名字听都没听说过,更何况是外面引进来的,需要的种植条件也不了解,试种后想不到第三年就开始挂果,第四年、第五年我以每公斤40元的价格出售,心里面就想,我这一步是走对了。”种植户李志忠说。

      2002年,永德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示范项目,临沧坚果因属于常绿树种,终于迎来了规模化种植的机会。此时的毕家富开始大规模自主育苗,在销往周边市县的同时,他还把临沧坚果苗分发给周边村民推广种植。

      “2003年我开始大量育苗,一家给几棵,让大家都种起来。我做了100多亩育苗基地,大概育苗500万株,有些给了群众,有些卖了,拿到版纳和普洱都卖了好价钱。”毕家富说。

      随着临沧坚果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户科学技术不高、栽培管理方式粗放、对新品种接受不够全面、销售市场渠道受限和企业加工能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毕家富就带着这些问题多次到海南、广东等地考察学习,学习回来后和群众重复实践、不断探索,共同摸索出坚果良种苗木培育、丰产栽培、嫁接高接换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体系,并培养了一批利用技术创新发展临沧坚果产业的新型农民,让广大的临沧坚果种植户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助推全县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毕家富我们两个经常在一起探讨坚果的品种如何改良,如何管护等问题,并到其他农户坚果地里指导种植户做好科学管护,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这棵树成了我们的致富树、致富果。”种植户李志忠说。

      从1991年在永康镇红旗山开始试种,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驯化和扩繁,临沧坚果这一“洋果子”让永德县一片片荒山成为绿洲,也变成了永德人民增收致富的“家乡果”。截至目前,永德县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已突破60万亩,年均青皮果产量7.26万吨,农业产值6.17亿元,综合产值14.17亿元。

      “我们还要继续巩固和壮大临沧坚果产业,希望每一个种植户都认真接受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建议,边学边做,让临沧坚果这棵树越来越好。”毕家富说。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