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凝心聚力

    ——2024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刊发时间:2025-01-23

    A2版

    作者:郎晶晶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按照“把牢方向导向、注重先导先行、健全制度机制、突出实干实效、体现精准精细”思路,全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方面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一路凯歌高奏,共谱华章日新。

      从全省3部作品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到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实现收视与口碑双丰收,一项项好成绩振奋人心。

      从举办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到与兄弟省份联合开展“沿着边境看中国”“万里边疆国旗红”等活动,一次次创新实践让云南形象更加鲜亮。

      从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到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入选全国首批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从成为中宣部指定的基层文化骨干试点唯一省份,到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做法被全国推广,一个个新突破带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高举思想旗帜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近日,《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引发了全省各地各单位的学习热潮。

      从个人自学,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专题学习研讨;从纸质书阅读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声书聆听,大家深入系统学、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

      伟大思想照亮前进航程。一年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置于全方位、系统性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格局中,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理论学习走“新”更走“心”——

      面向党员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若干措施》,派出省级工作组列席旁听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动部分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让理论学习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县千乡万村行”宣讲,依托“云岭百姓宣讲团”“云岭大讲堂”等特色品牌,累计宣讲4万余场、覆盖干部群众382万余人次。

      面向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第一金课,发挥高校重点马院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理论研究出精品、显实效——

      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在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设置“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专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分别资助立项30项、15项、30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理论文章《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真善美意蕴》获“五个一工程”奖。

      理论宣传接地气、叫得响——

      “自信中国说”等一批有“网感”、有时代气息的融媒体理论宣传产品“镇版刷屏”,以新策划、新表达、新传播博得观众喜爱。青年思想理论特别节目《二十·说(第二季)》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第一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学”出新意,“宣”出特色,“讲”出共鸣,“研”出深度……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壮大主流舆论

    擂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鼓点

      2024年,云南大事喜事多,人气兴旺、烟火气升腾、发展活力满满。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云南好形象、发出云南好声音、展示云南好经验、传播云南好故事,不断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正面宣传澎湃有力——

      全力构建“传统媒体主动、新媒体联动、自媒体互动”的主流舆论传播新格局,央媒报道量质齐升,省级媒体深度聚焦,新媒体宣传在主战场大放异彩,持续增强七彩云南的知名度、美誉度。

      聚焦重点,展示亮点,一系列主题宣传浓墨重彩。从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精神引发的热烈反响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云岭大地沧桑巨变;从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到解读国家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从聚焦中老铁路通车三周年再到腾冲科学家论坛,各级新闻媒体推出一批批精品力作,将云南形象展示出来,擂响奋进鼓点,凝聚发展力量。

      走工厂、看农田、访企业,报道经济转型成“形”起“势”、园区产业聚链成群、打造“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叫响旅居云南品牌、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一年来,云南经济宣传亮点纷呈,各级媒体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系列三年行动和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云南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和进展成效,报道信息超过770万条。组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通过集中扎实的调研采访,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翻山越岭、身入心入,转文风、探新路,让经济宣传工作更有深度、力度和温度。

      云新闻“我在边疆望北京”联动报道、“守望云心”心理健康大课堂持续破圈,“小彩云”制作两会笔记、AI赋能MV《来晚了》……一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事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同向发力,省级媒体制作推出新媒体稿件370余篇,云南话题20余次登上热搜热榜,实现正能量引领大流量、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在昆明举办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全网传播量超过50亿次,云南13件作品被评为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IP在网上掀起了一波波热潮,全网阅读量超519亿次。

      舆论引导有力有效——

      紧跟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推进,省政府新闻办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104场,“云南发布”全平台总用户数超1240万,权威声音愈加响亮。

      “七彩云南样样好”“美好生活在云南”等网络主题宣传形成声势,“清朗”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雷霆出击……不断向好的网络内容生态、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全面筑牢的网络屏障、不断优化的信息服务,让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正能量充盈。

      媒体融合纵深推进——

      全省16个州(市)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成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升级上线“云新闻”客户端,传播力影响力有效提升。云南广播电视台建立新技术实验中心,“七彩云端”客户端打响《云端V视》《云视观察》《见V知著》等时政报道新媒体品牌。积极宣传推介云南探索报业融合发展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产品,我省推荐2个案例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名单,为历年最好成绩。

      国际传播质效提升——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成立南亚东南亚媒体联盟、记者之家,媒体“朋友圈”不断扩大。

      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全网关注超亿次。第三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成功打造国际传播高端论坛,首次发布国传热词,得到外交部发言人点赞。澜湄视听周被写入澜湄合作领导人第四次会议发布的五年行动计划。柬埔寨吴哥国际机场文化走廊搭建中柬人文交流金色桥梁,“世界遗产游计划”全球启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走深走实、创新出彩,向世界全面展示美丽中国七彩云南的魅力。

      

    激发创新活力

    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

      2024年4月23日至25日,以“共建书香社会 共享现代文明”为主题的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举办。主论坛和平行分论坛、十里书香长廊·春城书市、“春风里 山水间——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直播访谈”等36项重大活动,营造出独具云南特色的文化意境,在网上网下掀起全民阅读热,有关大会的信息超4.8万条,全网阅读量超16亿次。

      阅读是最基本的文化建设。阅读热的背后是文化热的加持。

      这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力提升文化供给能力、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物保护、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文化服务温润人心——

      开展“文化大篷车”“戏曲进乡村”“广电惠民月”等惠民演出和群众文化活动4万场,惠及群众1.3亿人次。124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艺术家第二居所”聚集人气、虹吸人才。全省晋级国家等级博物馆8个,新增国有文艺院团16个。

      文化产业繁荣向新——

      大抓影视、出版(版权)、文旅、文创、演艺五大产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影视基地,成立影视工作专班“保姆式”服务,打响“天然摄影棚”服务品牌,全年吸引447个剧组入滇拍摄。建成云版版权交易平台,版权作品登记17.78万件,出版物实物出口91.7万册。全省规上文化及相关企业数量创6年来新高。1至12月,全省游客量和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5.8%、10.8%,旅居人数达389.75万。

      文化精品加速涌现——

      我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按照策划储备一批、推进打造一批、推广宣传一批的思路,推动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精品加速涌现。

      电影《我本是高山》、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获“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屋顶足球》获金鸡奖;话剧《澜沧水长》全国巡演引起热烈反响,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豆瓣评分9.6分。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全省认定508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1255处。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省推出博物馆、非遗特色主题旅游线路30条。

      文化人才茁壮成长——

      我省作为中宣部指定的基层文化骨干试点唯一省份,遴选基层文化骨干5773人,实施“文润乡土·三进三传”工程,积极助推基层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为民,厚积文化之势。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奋力书写出文化大发展的新答卷。

      

    强化价值引领

    新时代文明新风润泽云岭

      夜幕降临,红河州红河县迤萨镇跑马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家长夜校”正在进行。台上心理健康教师讲解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台下听课的家长认真聆听,并参与互动游戏、互动问答。

      红河县在13个乡镇开办54个“家长夜校”,累计开展家风家教、未成年人教育等课程189场次,参与家长达9400余人次,也成为省委宣传部指导解决农村“一老一小”问题的基层创新实践。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这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筑牢道德根基、凝聚价值共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正成为云南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

      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各地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千里边疆同升国旗同唱国歌”、全民国防教育、“爱我国防”演讲比赛活动、走边关巡界碑等活动。

      一方方舞台上、一块块电视荧屏里、一个个展厅展馆里,一抹抹“中国红”、一首首爱国歌、一场场庆祝活动、一次次展览展示,映照盛世年华。

      文明培育汇聚时代暖流——

      全省19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选树省级“清廉家庭”400户。“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团赴四川、湖北、甘肃、新疆等4省(区)开展了巡回报告。“凡人微光、温暖你我”主题网络互动活动汇聚温暖能量,全网综合传播超过9.2亿次。

      文明实践凝聚向上力量——

      出台《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指南(2024年版)》,指导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6.7万余场次、服务群众1800余万人次。在全省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科学知识、市场意识、文明习惯教育和“五个普及”实践活动,把文明的馨香送往千家万户。

      文明新风劲吹云岭城乡——

      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突出问题5个专项治理,全省1.48万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1.27万个村(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普法强基”行动深入基层,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农村法律知识》等出版物和“法小白”“法小黑”等虚拟普法人物以及脍炙人口的融媒体普法产品,深受好评。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未来。

      站上新起点,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使命,在守正创新中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云南日报记者 郎晶晶

      原载《云南日报》2025年1月22日第4版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