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6.95万人次
刊发时间:2025-04-08
A1版
作者:贺楚楚
本报讯 (通讯员 贺楚楚) 4月4日至6日,我市以“茶旅融合·乡愁记忆”为主题,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各地游客走进临沧。据统计,清明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6.95万人次,同比增长8.32%;实现旅游综合花费2.15亿元,同比增长6.21%;自驾车流量达12.19万辆次。
作为“世界茶尊”的核心区域,我市依托千年古茶园和独特的茶文化底蕴,在清明假期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将自然风光、非遗传承与茶产业深度融合。游客漫步冰岛、昔归和滇红第一村的千年古茶园,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全过程,茶山间的民宿与茶宴备受青睐。三天假期,过夜游客达6.1万人次,消费贡献超1.02亿元,茶文化的深度体验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金字招牌”。
而临翔区博尚镇的非遗土陶技艺游学线路备受家长喜爱,亲子家庭在此打卡拍照、参与手工制作,为清明假期增添了温馨的氛围。澜沧江百里长湖游则以其壮美的峡谷风光和生态采摘项目,成为自驾游客的热门选择,江鱼宴、农家乐的田园风味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滇红茗茶寻根游、美丽乡村乡愁体验游等线路也各具特色,智慧预约系统和文明出行倡议的推广,进一步优化了游客体验,推动“一日游”市场持续升温,20.85万人次的一日游贡献消费1.13亿元,文旅消费场景更加丰富多元。
清明假期,我市文旅市场活力,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的增长上,更反映在客源结构、交通网络和消费模式的全面升级。本地游客偏爱城郊踏青、森林徒步等短途休闲项目,而外地游客则聚焦茶文化深度体验和长线自驾探秘,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交通方面,铁路、航空、自驾“三驾马车”并进,三天内铁路客运量超2.5万人次,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3000人次,自驾车流量达12.19万辆次,便捷的交通网络为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消费场景创新上,特色文创市集、佤山凤城夜间经济街区、非遗展演等活动拉长消费链条,文旅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临沧文旅市场的吸引力,更折射出全域旅游格局的逐步成型。
为确保假期文旅市场的安全有序,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前部署,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市、县两级联动织密安全监管网络。景区索道、游船、网红打卡点等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率达100%;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客流,及时实施分流限流措施,保障游客游览舒适度。增设临时停车场、志愿服务站,提供免费摆渡车和应急医疗支持,“一机游临沧”平台实时推送天气、路况等信息。
假日期间,全市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舆情监测显示游客满意度达98.5%,临沧文旅品牌的美誉度持续提升。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