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五加”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刊发时间:2017-01-02 A1版  作者:李沁园 张之译 崔蓉蓉

坚持党建引领   聚焦脱贫攻坚

永德县“五加”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党组织+合作社+国有公司+运营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新创举,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带动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本报讯   (记 者  李沁园   张之译   通讯员  崔蓉蓉)   永德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国有公司+运营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五加”运作模式,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新路径。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长远发展,产业扶贫是关键。永德县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实际,组建了43个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31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12个,覆盖全县116个行政村,7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2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70名村干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形成企业与建档立卡户共同发展产业,互动共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出列。
  永德县采取整合“四到县”资金、扶贫项目沉淀资金、整乡推进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方式,设立产业扶贫滚动基金共3667.95万元,将基金按程序下拨到43个产业合作社,扶持全县7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215人贫困人口在未脱贫出列前发展产业,以有偿无息的方式使用2年。由县政府成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永德正兴牧业有限公司重组成立新的永德正兴牧业有限公司,以所涉贫困村为单位,一事一议成立产业合作社,合作社分户按照人口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整合后,按照每股100元,每名社员入13股(1300元)融合资金,在确保投资的20%以上能成为股红的前提下,将资金注入国有公司,国有公司又将资金入股到永德正兴牧业有限公司进行唯品蛋鸡养殖合作经营,并进行红利分配,最终国有公司将红利转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将红利兑现到农户。形成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发展产业,助推企业增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实现企业与贫困群众互动共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养殖规模最大、养殖环境最好、食用最安全的标准化现代化蛋鸡养殖场,成为全市畜牧产业的龙头和标杆企业,进一步推动全县7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215名贫困人口2017年实现全面脱贫出列。
  “五加”模式的推行,不仅解决了公司融资难的问题,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也达到了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效果。勐底农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场长)刘恺说,“公司将抓住发展机遇,按照‘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现代化、市场品牌化、销售信息化’的‘六化’经营模式,全力打造全市农牧产业化标杆企业,由原来的15万羽规模扩大到50万羽规模,建成后年产值将实现上亿元。”
  永德县德党镇大出水村是永德县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今天合作社分红通知我来领钱,心里很开心,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村民李尚华手里拿着刚刚领到的234元高兴地说。“我们自己不懂养殖技术,也无法将规模扩大,现在有了这种合作方式,我们自己也省心了,收入增加了,也能把时间省出来种核桃,发展其他产业。”
  永德县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建林介绍,公司的分红收入,将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金投入收益分配、11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合作社日常管理运作经费。其中:股红的90%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自愿入股的村干部,5%用于公司日常运营管理支出,5%分配给专业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分到的5%股红中,70%用于村级集体经济,30%用于合作社日常运营管理费用。
  通过推行“五加”模式,每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仅通过入股合作社就能实现人均增收230元以上,116个行政村每村可实现400至6000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
  “五加”模式不仅带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更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为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返回
2024年10月19日  第744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永德县“五加”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刊发时间:2017-01-02 A1版  作者:李沁园 张之译 崔蓉蓉 【字体:大 中 小】

坚持党建引领   聚焦脱贫攻坚

永德县“五加”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党组织+合作社+国有公司+运营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新创举,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带动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本报讯   (记 者  李沁园   张之译   通讯员  崔蓉蓉)   永德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国有公司+运营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五加”运作模式,探索出了产业扶贫新路径。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长远发展,产业扶贫是关键。永德县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实际,组建了43个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31个,非建档立卡贫困村12个,覆盖全县116个行政村,7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2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70名村干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形成企业与建档立卡户共同发展产业,互动共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出列。
  永德县采取整合“四到县”资金、扶贫项目沉淀资金、整乡推进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方式,设立产业扶贫滚动基金共3667.95万元,将基金按程序下拨到43个产业合作社,扶持全县7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215人贫困人口在未脱贫出列前发展产业,以有偿无息的方式使用2年。由县政府成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永德正兴牧业有限公司重组成立新的永德正兴牧业有限公司,以所涉贫困村为单位,一事一议成立产业合作社,合作社分户按照人口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整合后,按照每股100元,每名社员入13股(1300元)融合资金,在确保投资的20%以上能成为股红的前提下,将资金注入国有公司,国有公司又将资金入股到永德正兴牧业有限公司进行唯品蛋鸡养殖合作经营,并进行红利分配,最终国有公司将红利转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将红利兑现到农户。形成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发展产业,助推企业增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实现企业与贫困群众互动共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养殖规模最大、养殖环境最好、食用最安全的标准化现代化蛋鸡养殖场,成为全市畜牧产业的龙头和标杆企业,进一步推动全县7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8215名贫困人口2017年实现全面脱贫出列。
  “五加”模式的推行,不仅解决了公司融资难的问题,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也达到了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效果。勐底农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场长)刘恺说,“公司将抓住发展机遇,按照‘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现代化、市场品牌化、销售信息化’的‘六化’经营模式,全力打造全市农牧产业化标杆企业,由原来的15万羽规模扩大到50万羽规模,建成后年产值将实现上亿元。”
  永德县德党镇大出水村是永德县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今天合作社分红通知我来领钱,心里很开心,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村民李尚华手里拿着刚刚领到的234元高兴地说。“我们自己不懂养殖技术,也无法将规模扩大,现在有了这种合作方式,我们自己也省心了,收入增加了,也能把时间省出来种核桃,发展其他产业。”
  永德县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建林介绍,公司的分红收入,将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金投入收益分配、11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合作社日常管理运作经费。其中:股红的90%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自愿入股的村干部,5%用于公司日常运营管理支出,5%分配给专业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分到的5%股红中,70%用于村级集体经济,30%用于合作社日常运营管理费用。
  通过推行“五加”模式,每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仅通过入股合作社就能实现人均增收230元以上,116个行政村每村可实现400至6000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
  “五加”模式不仅带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更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辐射带动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为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