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湾镇党建扶贫“双推进”结上对子收获票子

刊发时间:2017-01-12 A1版  作者:杨维仁 杨 燚

  本报讯 (通讯员 杨维仁  杨 燚) 凤庆县小湾镇拿出硬措施,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七子”目标引领全镇党建扶贫两手抓、双推进。
  党建引领抓“班子”。建立健全“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机制,以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选好书记,配强班子。在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行“双挂双联”,全程督促各村抓好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村不漏户结“对子”。35名党员干部挂钩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党员户,不让一个党员户掉队,通过“挂包帮”全程参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过程,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经风雨、受历练。
  产业增收抓“票子”。抓实绿色产业发展,打造小湾镇产业升级版,目前,全镇共种植茶叶1.74万亩、桑园1.27万亩、核桃13万亩、烤烟4500亩、澳洲坚果1万多亩,全镇人均绿色产业达到7亩以上。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等方式,充分挖掘党组织在引领农村发展、服务群众增收致富方面的正能量。全镇12个村党组织均开办了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农特产品线上销售。
  建强阵地抓“房子”。整合资源建成村级活动场所、为民服务站、群众诉求站、自然村活动场所40个,建成农村家庭党校26个。在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行集中供料,降低群众建房成本;政府兜底户建房难,镇级每平方增加补助100元。
  提升素质抓“脑子”。发起募捐,年均筹集助学金不低于10万元,保障贫困户大学生、特困学生一个不掉队。用活“党员创业致富贷款”,引进广东、福建等地茶业专家开展古茶加工培训,打造小湾3200年茶王品牌,加速脱贫步伐。
  要素保障强“身子”。提出让标准化体育健身场地数量超过卫生室和大药房、体育场上锻炼的人数超过医院就医人数、文体健身综合投入超过医疗投入“三超”目标,统筹推进建成标准化足球场1个,标准化篮球场15个,群众活动场所等综合健身场地超过30个。
  创新模式谋“路子”。创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镇级优势资源向合作社优先倾斜、合作社务工优先招收贫困户劳动力,优先收购贫困户种养殖产品;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社员困难共同解决,合作社红利共同分享,强力助推脱贫攻坚。去年以来,合作社解决常用务工岗位140多个,实现社员分红60万元,向贫困户分红、发放爱心慰问金、助学金15万元。桂花村蚕桑种植合作社、锦秀村古茶合作社相继成立,合作共赢、红利共享成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返回
2024年10月19日  第745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小湾镇党建扶贫“双推进”结上对子收获票子

刊发时间:2017-01-12 A1版  作者:杨维仁 杨 燚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杨维仁  杨 燚) 凤庆县小湾镇拿出硬措施,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七子”目标引领全镇党建扶贫两手抓、双推进。
  党建引领抓“班子”。建立健全“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机制,以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选好书记,配强班子。在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行“双挂双联”,全程督促各村抓好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村不漏户结“对子”。35名党员干部挂钩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党员户,不让一个党员户掉队,通过“挂包帮”全程参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过程,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经风雨、受历练。
  产业增收抓“票子”。抓实绿色产业发展,打造小湾镇产业升级版,目前,全镇共种植茶叶1.74万亩、桑园1.27万亩、核桃13万亩、烤烟4500亩、澳洲坚果1万多亩,全镇人均绿色产业达到7亩以上。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电商”等方式,充分挖掘党组织在引领农村发展、服务群众增收致富方面的正能量。全镇12个村党组织均开办了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农特产品线上销售。
  建强阵地抓“房子”。整合资源建成村级活动场所、为民服务站、群众诉求站、自然村活动场所40个,建成农村家庭党校26个。在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行集中供料,降低群众建房成本;政府兜底户建房难,镇级每平方增加补助100元。
  提升素质抓“脑子”。发起募捐,年均筹集助学金不低于10万元,保障贫困户大学生、特困学生一个不掉队。用活“党员创业致富贷款”,引进广东、福建等地茶业专家开展古茶加工培训,打造小湾3200年茶王品牌,加速脱贫步伐。
  要素保障强“身子”。提出让标准化体育健身场地数量超过卫生室和大药房、体育场上锻炼的人数超过医院就医人数、文体健身综合投入超过医疗投入“三超”目标,统筹推进建成标准化足球场1个,标准化篮球场15个,群众活动场所等综合健身场地超过30个。
  创新模式谋“路子”。创新“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镇级优势资源向合作社优先倾斜、合作社务工优先招收贫困户劳动力,优先收购贫困户种养殖产品;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社员困难共同解决,合作社红利共同分享,强力助推脱贫攻坚。去年以来,合作社解决常用务工岗位140多个,实现社员分红60万元,向贫困户分红、发放爱心慰问金、助学金15万元。桂花村蚕桑种植合作社、锦秀村古茶合作社相继成立,合作共赢、红利共享成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