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气象 构建四大体系 全面推进临沧特色气象现代化

刊发时间:2017-02-06 A3版  作者:沈 航

  临沧气象部门紧紧围绕临沧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聚焦建设大美临沧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突出以服务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努力构建中国气象局党组提出的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四大体系),为实现临沧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气象保障。
  作为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智慧气象顺应科技变革潮流,集中体现了气象科技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内涵。通过发展智慧气象,连接起气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桥梁,推进气象与科技、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深刻变革,实现气象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气象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提升服务品质,让气象服务更加贴身、敏捷、普惠化;二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让气象信息获取更加智能、精准、大众化;三是科技创新引领,让气象预报预测更加准确、精细、多样化;四是推动本地化发展,让气象工作与临沧经济发展更加融合。
  构建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监测预报预警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气象行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核心。构建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支撑,推动发展“智能感知”和“智能预报”。依托区域气象监测网、新一代天气雷达及气象分析预报业务系统,立足于防御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事件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强化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完善市、县(区)二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提高突发应急事件服务水平,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临沧市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效益。加强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科学研究,以极端灾害应对和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增强应对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等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建立分工合理、流程科学,决策、公众、专业专项和气象灾害防御协调发展、有效衔接的气象服务业务体系。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精准智慧为导向,能够敏捷响应临沧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服务的需求,依靠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依靠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发展“精准型、个性化、按需响应”的智慧公共气象服务,一是推进临沧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防灾减灾项目建设,早日发挥效益,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精准化水平,真正使人民共享气象服务发展成果。二是为全市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积极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沟通,主动了解重大工程建设情况,深入企业、工地等了解服务需求,建立完善重大工程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机制,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在论证、建设、运行等环节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积极促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三是依托部门技术优势,以甘蔗、澳洲坚果、烤烟、茶叶等为重点,积极开展直通式、定制化气象服务,继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水平。四是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均衡发展。着力强化贫困地区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精准扶贫中“趋利避害、减负增收”独特作用。五是做好旅游文化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发展气象服务。加强交通气象观测网建设,推进生态监测网建设,建立辖区内主要河流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增强应对临沧产业发展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
  构建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科技创新是气象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气象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把气象科技创新放到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气象工作的各个方面。面向全市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服务需求,持续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能力,全面支撑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临沧市气象重点人才培养计划》《临沧市气象局研究型业务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依托项目组建创新团队,努力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研究型业务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带头人,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科学标准、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注重发展规模、硬件建设,转向更加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队伍素质提高,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主要依靠部门管理为主,转向充分融入地方政府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展气象事业。转变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科学化管理和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总之,要坚持服务引领,突出气象为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服务这个重点,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的融合,重视科学管理和法治的保障,全面推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为实现临沧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返回
2024年10月19日  第747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聚焦智慧气象 构建四大体系 全面推进临沧特色气象现代化

刊发时间:2017-02-06 A3版  作者:沈 航 【字体:大 中 小】

  临沧气象部门紧紧围绕临沧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聚焦建设大美临沧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突出以服务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努力构建中国气象局党组提出的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四大体系),为实现临沧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气象保障。
  作为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智慧气象顺应科技变革潮流,集中体现了气象科技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内涵。通过发展智慧气象,连接起气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桥梁,推进气象与科技、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深刻变革,实现气象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气象的四项主要任务,一是提升服务品质,让气象服务更加贴身、敏捷、普惠化;二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让气象信息获取更加智能、精准、大众化;三是科技创新引领,让气象预报预测更加准确、精细、多样化;四是推动本地化发展,让气象工作与临沧经济发展更加融合。
  构建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监测预报预警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气象行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核心。构建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支撑,推动发展“智能感知”和“智能预报”。依托区域气象监测网、新一代天气雷达及气象分析预报业务系统,立足于防御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事件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强化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完善市、县(区)二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提高突发应急事件服务水平,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临沧市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效益。加强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科学研究,以极端灾害应对和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增强应对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等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建立分工合理、流程科学,决策、公众、专业专项和气象灾害防御协调发展、有效衔接的气象服务业务体系。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精准智慧为导向,能够敏捷响应临沧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服务的需求,依靠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依靠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发展“精准型、个性化、按需响应”的智慧公共气象服务,一是推进临沧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防灾减灾项目建设,早日发挥效益,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精准化水平,真正使人民共享气象服务发展成果。二是为全市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积极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沟通,主动了解重大工程建设情况,深入企业、工地等了解服务需求,建立完善重大工程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机制,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在论证、建设、运行等环节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积极促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三是依托部门技术优势,以甘蔗、澳洲坚果、烤烟、茶叶等为重点,积极开展直通式、定制化气象服务,继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水平。四是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均衡发展。着力强化贫困地区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精准扶贫中“趋利避害、减负增收”独特作用。五是做好旅游文化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发展气象服务。加强交通气象观测网建设,推进生态监测网建设,建立辖区内主要河流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增强应对临沧产业发展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
  构建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科技创新是气象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气象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把气象科技创新放到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气象工作的各个方面。面向全市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服务需求,持续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能力,全面支撑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临沧市气象重点人才培养计划》《临沧市气象局研究型业务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依托项目组建创新团队,努力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研究型业务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带头人,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科学标准、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注重发展规模、硬件建设,转向更加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队伍素质提高,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主要依靠部门管理为主,转向充分融入地方政府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发展气象事业。转变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高科学化管理和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总之,要坚持服务引领,突出气象为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服务这个重点,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的融合,重视科学管理和法治的保障,全面推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为实现临沧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