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小蔬菜闯大市场

刊发时间:2017-02-09 A1版  作者:李正文 李 冬

政府做服务   企业找商机   农民抓收入

镇康县小蔬菜闯大市场

  本报讯   (记者   李正文   通讯员   李 冬)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如何让短平快项目惠及贫困群众,成为镇康县务必解决的民生问题。于是,在这个边陲小城,蔬菜悄悄走出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涌入市场大潮并扮演着极具潜力的富民产业。
  蔬菜本是食品,一旦赋予产业的责任后,其身份便向商品蜕变。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农民等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与其他地方一样,镇康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思考的是怎样做优服务,诸如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出让协调、劳动力就业培训、引进龙头企业等。从2015年开始,县农业局委派技术骨干到保山市昌宁县等地调研考察并组织农户代表到市内县(区)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引进蔬菜龙头企业镇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大幕全面拉开。2016年,镇康县共发展蔬菜订单种植8500亩,其中:种植辣椒2300亩、四季豆1000亩、蚕豆528亩、荷兰豌豆220亩、甜脆豌豆4000亩、花菜200亩、茄子200亩。预计总产量1.5万吨,农业产值6000万元。这一短平快产业涉及7个乡(镇)35个村民委员会,还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91户种植长寿仁豌豆801亩,预计收入近200万元,有效助推贫困户脱贫出列步伐。以此为基础,该县制定了蔬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今年的目标是完成蔬菜订单种植20000亩,预计产量3万吨、产值超亿元。忙丙乡回掌村的杨贵林是一名佤族群众,他这几年靠种植蔬菜告别了贫困。他告诉记者:“我家共种有6亩蔬菜,由于技术还跟不上才卖得4万多元。我相信,在县、乡、企业农技员的帮助下,同等面积的蔬菜种植收入会突破6万元。”
  产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龙头企业。镇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驻后,以“市场+公司+基地”生产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发展蔬菜订单生产,公司与种植农户签订保护价和产品回收合同,并由公司垫支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物资款,聘请技术员到片区指导管理种植,待农户有产品销售时再逐渐扣回公司垫支物资款的方式运行。实践证明,这些模式的创新运作收效喜人。在公司的扶持下,2015年全县烟后种植长寿仁豌豆2000多亩,发展冬季蔬菜种植示范样板1200亩,其中:四季豆160亩、马铃薯500亩、蚕豆250亩、南瓜300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武汉、长沙、重庆、西安、江苏等城市,农户收入达900多万元。凤尾镇丙弄坝组四季豆种植户李文兵,亩收入达到了1.3万元。他高兴地说:“过去我没有技术,自己的田地冬天都闲置着;现在我学会了蔬菜种植,每年增收3万多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镇康县蔬菜产业起步虽晚,但能在短时间内闯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属不易,除了品质上乘外,善打“时间差”是关键。各级各部门会同企业通过精心研究,决定在蔬菜上市时间节点上寻找商机。比如,镇康生产的四季豆刚好在景东、景洪、孟定四季豆销售结束,保山四季豆尚未上市并错过了外地四季豆大量上市的时间,以此为当地群众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推进全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了解,镇康蔬菜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以勐捧为核心,勐堆、凤尾为两翼,牵动其他乡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16年,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该县在勐捧镇建设了标准钢架大棚25亩,简易大棚800亩;全镇种植辣椒800亩、茄子200亩、有机花菜200亩、甜脆豌豆600亩,预计产量达55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今年,勐捧镇计划新建蔬菜大棚580亩以上并达到1300亩,使万吨蔬菜核心基地初步形成。核心基地的打造,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村民高光保胸有成竹地说:“我家共种植10多亩蔬菜,收入达10多万元。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们的小康目标并不遥远。”

返回
2024年10月19日  第748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镇康县小蔬菜闯大市场

刊发时间:2017-02-09 A1版  作者:李正文 李 冬 【字体:大 中 小】

政府做服务   企业找商机   农民抓收入

镇康县小蔬菜闯大市场

  本报讯   (记者   李正文   通讯员   李 冬)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如何让短平快项目惠及贫困群众,成为镇康县务必解决的民生问题。于是,在这个边陲小城,蔬菜悄悄走出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涌入市场大潮并扮演着极具潜力的富民产业。
  蔬菜本是食品,一旦赋予产业的责任后,其身份便向商品蜕变。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农民等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与其他地方一样,镇康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思考的是怎样做优服务,诸如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出让协调、劳动力就业培训、引进龙头企业等。从2015年开始,县农业局委派技术骨干到保山市昌宁县等地调研考察并组织农户代表到市内县(区)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引进蔬菜龙头企业镇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大幕全面拉开。2016年,镇康县共发展蔬菜订单种植8500亩,其中:种植辣椒2300亩、四季豆1000亩、蚕豆528亩、荷兰豌豆220亩、甜脆豌豆4000亩、花菜200亩、茄子200亩。预计总产量1.5万吨,农业产值6000万元。这一短平快产业涉及7个乡(镇)35个村民委员会,还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91户种植长寿仁豌豆801亩,预计收入近200万元,有效助推贫困户脱贫出列步伐。以此为基础,该县制定了蔬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今年的目标是完成蔬菜订单种植20000亩,预计产量3万吨、产值超亿元。忙丙乡回掌村的杨贵林是一名佤族群众,他这几年靠种植蔬菜告别了贫困。他告诉记者:“我家共种有6亩蔬菜,由于技术还跟不上才卖得4万多元。我相信,在县、乡、企业农技员的帮助下,同等面积的蔬菜种植收入会突破6万元。”
  产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龙头企业。镇康万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驻后,以“市场+公司+基地”生产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发展蔬菜订单生产,公司与种植农户签订保护价和产品回收合同,并由公司垫支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物资款,聘请技术员到片区指导管理种植,待农户有产品销售时再逐渐扣回公司垫支物资款的方式运行。实践证明,这些模式的创新运作收效喜人。在公司的扶持下,2015年全县烟后种植长寿仁豌豆2000多亩,发展冬季蔬菜种植示范样板1200亩,其中:四季豆160亩、马铃薯500亩、蚕豆250亩、南瓜300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武汉、长沙、重庆、西安、江苏等城市,农户收入达900多万元。凤尾镇丙弄坝组四季豆种植户李文兵,亩收入达到了1.3万元。他高兴地说:“过去我没有技术,自己的田地冬天都闲置着;现在我学会了蔬菜种植,每年增收3万多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镇康县蔬菜产业起步虽晚,但能在短时间内闯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属不易,除了品质上乘外,善打“时间差”是关键。各级各部门会同企业通过精心研究,决定在蔬菜上市时间节点上寻找商机。比如,镇康生产的四季豆刚好在景东、景洪、孟定四季豆销售结束,保山四季豆尚未上市并错过了外地四季豆大量上市的时间,以此为当地群众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推进全县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了解,镇康蔬菜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以勐捧为核心,勐堆、凤尾为两翼,牵动其他乡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16年,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该县在勐捧镇建设了标准钢架大棚25亩,简易大棚800亩;全镇种植辣椒800亩、茄子200亩、有机花菜200亩、甜脆豌豆600亩,预计产量达55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今年,勐捧镇计划新建蔬菜大棚580亩以上并达到1300亩,使万吨蔬菜核心基地初步形成。核心基地的打造,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村民高光保胸有成竹地说:“我家共种植10多亩蔬菜,收入达10多万元。按照这样的速度,我们的小康目标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