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回应关切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报告
刊发时间:2017-03-09 A3版  作者:

XxjpsgC000688_20170305_TPGFN1A001.jpg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如何起草的?有什么特点?国务院新闻办邀请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报告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方智慧

  “这份报告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始终贯穿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发展新理念。”黄守宏说。
  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李克强总理主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报告稿。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也对报告起草工作给予具体指导。
  黄守宏表示,报告充分反映了社会各方诉求、凝聚了各方共识、汇集了各方智慧。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包括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科教文卫体界和基层群众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他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
  起草组多次到地方和基层调研,先后召开专家座谈会、市县委书记座谈会、媒体人士座谈会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务院研究室还会同国家外国专家局召开了外国专家意见座谈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11名知名专家参加,他们从国际视野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对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和有关政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黄守宏介绍,今年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至3月3日,共收到31.64万条留言,经过筛选整理出来的1500多条建言转交给起草组,其中还有一些是国际网友的建言。此外还有近200万网民通过其他新媒体、微博、论坛等渠道为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报告形成之后,起草组还广泛征求了地方、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发出4000多份征求意见稿,起草组从中汇总整理出1270条修改意见。
  “粗算下来,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有数百万人,直接参与讨论修改的有9000多人。作为政府施政报告,这么广泛深入地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制定政策举措,在世界各国恐怕是不多见的。”黄守宏说。

“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

  黄守宏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头、扛在肩上,报告全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去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专题研究冬季清洁取暖、垃圾分类、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百姓关心的6件民生实事。
  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了百姓一个“大礼包”,从“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的政策取向,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的原则要求,再到取消手机长途和漫游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浓郁的民生情怀,也表明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
  谈到去年中国经济的表现,黄守宏说,报告回顾去年的工作注重用实绩、数据说话。面对极为严峻复杂的挑战,去年的中国发展“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他说,国务院3月1日公布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30多项硬指标有的达标完成,有的超额完成,交出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满意答卷”。
  “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黄守宏表示。
  他表示,今年提出的政策举措更实、针对性也更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比如雾霾治理、降低企业负担、网络提速降费等,政府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

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强有力的支撑

  黄守宏说,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极为艰巨繁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他说,这些年,中国总是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有的海外媒体一直在唱衰中国经济,不时预言“中国经济要硬着陆”,甚至要“崩溃”。但最后事实证明都不是那么回事。
  “中国经济发展,有它特有的韧性、潜力和优势,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抗御风险的内在平衡调节机制。”黄守宏说。
  他分析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原因时说,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加快集聚,并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一是几个“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其增长之快、活力之强,大家有深切的感受。二是传统产业通过改造升级焕发生机,形成了强大的新动能。我们很多的传统产业,去年由于市场的倒逼、去产能等,加快升级,形成了新的动力。
  他指出,观察中国经济去年的发展和今后的发展,一定要看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包括新注册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这些新的市场主体势必会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力量。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既有新兴产业发展、新市场主体增加带来的,也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生机带来的,两个加在一起,不仅使去年发展好,也会推动今年发展得更好,将来也依然如此。”黄守宏说。

 

XxjpsgC001014_20170305_TPGF.jpg

从“国家账本”看2017年国计民生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   韩  洁   季  明   郁琼源   程士华)   预算报告5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打开这份2017年的“国家账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个数字都关系着国计民生,回应着百姓期盼。
  钱从哪来,花到哪去?
  根据预算法,我国全口径的财政收入支出由“四本账”构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国家账本中,最大头的就是一般公共预算。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630亿元,比2016年同口径增长5%。加上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2433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71063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863亿元,剔除地方上年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后同口径增长6.5%。
  收支之间,存在2.38万亿元的赤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增加的赤字主要用于进一步减税降费,保障政府应承担的支出责任。
  “今年赤字率与去年持平,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高培勇对记者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应走出减税必然捆绑增赤的惯性思维,将减税与财政风险通盘考虑,将归宿最终落在削减政府支出上,牢牢守住不发生财政风险的底线。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这是继2014年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列出具体削减一般性支出指标。
  多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大账本”里的民生“小账单”
  如何把财政“大账本”拆成一个个民生“小账单”,直接关系着百姓福祉。
  以最大账本一般公共预算为例,近20万亿元财政大蛋糕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
  而根据提请审议的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占比,教育、社保、医卫毫无悬念地成为“前三甲”,尽显民生情怀。
  ——全国财政花在教育上的钱预算为2.94万亿元,占总支出的15.1%,成为第一大支出。2017年中央安排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432亿元,一大看点是今年春季学期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每个学生背后的义务教育经费可以“钱随人走”,惠及更多农村孩子跟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
  ——全国财政花在社保和就业上的支出预计超过2.2万亿元,占总支出11.6%,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将继续提高。
  ——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预算约为1.4万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从去年的570元提高到今年的63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 450元,保障百姓看病得到更多保障。
  新的一年,让更多人住有所居,财政将再支持建600万套棚改房;脱贫攻坚“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中央将补助地方861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国家将投入6800多亿元……
  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护航供给侧改革的减税降费“清单”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政府必须做好的一道题目是,如何一边减税降费,一边保障好民生兜底需要。
  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其中关于减税降费的篇幅超过往年,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预算报告还首次附上专题,详细介绍2016年减税降费情况,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017年,政府承诺全年将给企业减负3500亿元左右:
  ——营改增试点将继续完善,增值税税率由四档简并至三档;
  ——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继续实施2016年底到期的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城镇土地使用税等6项税收减免政策……
  此外,通过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适当减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政府还将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以公开透明强化约束——防范风险的债务“细账”
  治大国若烹小鲜,风险不可不防。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分别为1.2万亿元、1.35万亿元、1.62万亿元、2.18万亿元,赤字率从2.1%逐步提高到约3%。
  “赤字率随着国力的增长而进行调整,是各国通行做法。今年的财政赤字安排仍在健康合理区间,关键是要摸清财政债务底数,防范关键风险点。”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说。
  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此次预算报告在专题中晒出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等“细账”。截至 2016 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预计执行数153164亿元,比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低18710亿元。
  根据预算报告和草案,截至 2016 年末,我国中央国债余额实际数约120067亿元。中央和地方债务合计,我国政府债务余额约273231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GDP 数据计算,2016 年我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为 36.7%,低于欧盟 60% 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

返回
2024年10月19日  第750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凝聚共识,回应关切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报告

刊发时间:2017-03-09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XxjpsgC000688_20170305_TPGFN1A001.jpg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如何起草的?有什么特点?国务院新闻办邀请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报告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方智慧

  “这份报告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始终贯穿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发展新理念。”黄守宏说。
  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李克强总理主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先后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报告稿。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也对报告起草工作给予具体指导。
  黄守宏表示,报告充分反映了社会各方诉求、凝聚了各方共识、汇集了各方智慧。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包括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科教文卫体界和基层群众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他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
  起草组多次到地方和基层调研,先后召开专家座谈会、市县委书记座谈会、媒体人士座谈会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国务院研究室还会同国家外国专家局召开了外国专家意见座谈会,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11名知名专家参加,他们从国际视野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对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和有关政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黄守宏介绍,今年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截至3月3日,共收到31.64万条留言,经过筛选整理出来的1500多条建言转交给起草组,其中还有一些是国际网友的建言。此外还有近200万网民通过其他新媒体、微博、论坛等渠道为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报告形成之后,起草组还广泛征求了地方、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发出4000多份征求意见稿,起草组从中汇总整理出1270条修改意见。
  “粗算下来,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有数百万人,直接参与讨论修改的有9000多人。作为政府施政报告,这么广泛深入地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制定政策举措,在世界各国恐怕是不多见的。”黄守宏说。

“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

  黄守宏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头、扛在肩上,报告全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去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专题研究冬季清洁取暖、垃圾分类、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百姓关心的6件民生实事。
  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给了百姓一个“大礼包”,从“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的政策取向,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的原则要求,再到取消手机长途和漫游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调整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浓郁的民生情怀,也表明中国的发展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有质感。
  谈到去年中国经济的表现,黄守宏说,报告回顾去年的工作注重用实绩、数据说话。面对极为严峻复杂的挑战,去年的中国发展“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他说,国务院3月1日公布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30多项硬指标有的达标完成,有的超额完成,交出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满意答卷”。
  “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黄守宏表示。
  他表示,今年提出的政策举措更实、针对性也更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比如雾霾治理、降低企业负担、网络提速降费等,政府都有实实在在的举措。

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强有力的支撑

  黄守宏说,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极为艰巨繁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对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他说,这些年,中国总是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有的海外媒体一直在唱衰中国经济,不时预言“中国经济要硬着陆”,甚至要“崩溃”。但最后事实证明都不是那么回事。
  “中国经济发展,有它特有的韧性、潜力和优势,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抗御风险的内在平衡调节机制。”黄守宏说。
  他分析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原因时说,经济发展新动能在加快集聚,并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一是几个“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其增长之快、活力之强,大家有深切的感受。二是传统产业通过改造升级焕发生机,形成了强大的新动能。我们很多的传统产业,去年由于市场的倒逼、去产能等,加快升级,形成了新的动力。
  他指出,观察中国经济去年的发展和今后的发展,一定要看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包括新注册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这些新的市场主体势必会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力量。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既有新兴产业发展、新市场主体增加带来的,也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生机带来的,两个加在一起,不仅使去年发展好,也会推动今年发展得更好,将来也依然如此。”黄守宏说。

 

XxjpsgC001014_20170305_TPGF.jpg

从“国家账本”看2017年国计民生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   韩  洁   季  明   郁琼源   程士华)   预算报告5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打开这份2017年的“国家账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个数字都关系着国计民生,回应着百姓期盼。
  钱从哪来,花到哪去?
  根据预算法,我国全口径的财政收入支出由“四本账”构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国家账本中,最大头的就是一般公共预算。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630亿元,比2016年同口径增长5%。加上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2433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71063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863亿元,剔除地方上年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后同口径增长6.5%。
  收支之间,存在2.38万亿元的赤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增加的赤字主要用于进一步减税降费,保障政府应承担的支出责任。
  “今年赤字率与去年持平,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高培勇对记者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应走出减税必然捆绑增赤的惯性思维,将减税与财政风险通盘考虑,将归宿最终落在削减政府支出上,牢牢守住不发生财政风险的底线。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这是继2014年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列出具体削减一般性支出指标。
  多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大账本”里的民生“小账单”
  如何把财政“大账本”拆成一个个民生“小账单”,直接关系着百姓福祉。
  以最大账本一般公共预算为例,近20万亿元财政大蛋糕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
  而根据提请审议的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占比,教育、社保、医卫毫无悬念地成为“前三甲”,尽显民生情怀。
  ——全国财政花在教育上的钱预算为2.94万亿元,占总支出的15.1%,成为第一大支出。2017年中央安排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432亿元,一大看点是今年春季学期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每个学生背后的义务教育经费可以“钱随人走”,惠及更多农村孩子跟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
  ——全国财政花在社保和就业上的支出预计超过2.2万亿元,占总支出11.6%,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将继续提高。
  ——全国财政用于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预算约为1.4万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从去年的570元提高到今年的63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 450元,保障百姓看病得到更多保障。
  新的一年,让更多人住有所居,财政将再支持建600万套棚改房;脱贫攻坚“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中央将补助地方861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国家将投入6800多亿元……
  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护航供给侧改革的减税降费“清单”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政府必须做好的一道题目是,如何一边减税降费,一边保障好民生兜底需要。
  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其中关于减税降费的篇幅超过往年,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预算报告还首次附上专题,详细介绍2016年减税降费情况,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017年,政府承诺全年将给企业减负3500亿元左右:
  ——营改增试点将继续完善,增值税税率由四档简并至三档;
  ——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继续实施2016年底到期的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城镇土地使用税等6项税收减免政策……
  此外,通过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适当减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政府还将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以公开透明强化约束——防范风险的债务“细账”
  治大国若烹小鲜,风险不可不防。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分别为1.2万亿元、1.35万亿元、1.62万亿元、2.18万亿元,赤字率从2.1%逐步提高到约3%。
  “赤字率随着国力的增长而进行调整,是各国通行做法。今年的财政赤字安排仍在健康合理区间,关键是要摸清财政债务底数,防范关键风险点。”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说。
  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此次预算报告在专题中晒出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等“细账”。截至 2016 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预计执行数153164亿元,比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低18710亿元。
  根据预算报告和草案,截至 2016 年末,我国中央国债余额实际数约120067亿元。中央和地方债务合计,我国政府债务余额约273231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GDP 数据计算,2016 年我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为 36.7%,低于欧盟 60% 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